“姐姐,妈妈什么时候能回家,我好想她……” 弟弟拽着姐姐涵涵的衣角,声音里裹着哭腔。“咱们在家好好听奶奶的话,这样妈妈就能安心治病,早点康复了。” 这样安慰的话涵涵不知说了多少遍,既是哄着弟弟妹妹,也是在安慰自己。她知道妈妈的病已越来越重,上次和妈妈视频时,妈妈瘦得皮包骨头。爸爸去世后,妈妈是姐弟三人唯一的依靠,如今妈妈又倒下了,他们已经失去了爸爸,不想再失去妈妈。图为王桂兰和涵涵姐弟三人。
这个家的变故要从 2023 年 5 月的一个傍晚说起。那天,涵涵带着弟弟妹妹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,眼巴巴望着村口等爸爸下班。爸爸在镇上水泥厂上班,可直到太阳落山,村口始终没出现他的身影。左等右等,等来的却是噩耗:有人骑摩托车匆匆赶来,说爸爸的摩托车失控冲下了悬崖。一家人慌忙赶到事发地时,爸爸已被救上岸,却没了呼吸,身体被白布盖着。涵涵姐弟三个吓得哇哇大哭,妈妈和奶奶王桂兰抱着爸爸的遗体,哭得撕心裂肺。最疼爱他们的爸爸,就这样突然离开了。图为奶奶王桂兰。
展开剩余71%爸爸去世后,家里的顶梁柱塌了。妈妈擦干眼泪,咬牙扛起重担。姐弟三个跟着奶奶生活,妈妈每天忙完地里的活,就出去打零工,哪里有活就往哪里去,从不停歇。奶奶王桂兰看着儿媳拼命操劳,心疼地劝:“闺女,别这么拼了,别累坏了身子。” 涵涵妈妈总是笑着说:“没事,三个孩子呢,我多干点,累不坏。” 可身体终究骗不了人:长期劳累让她脸色苍白得吓人,腰也疼得直不起。王桂兰多次催儿媳去医院,她心疼钱,一直不肯,最后在反复劝说下才去检查。结果出来,竟是尿毒症晚期,只能靠透析维持。
回到家,王桂兰见儿媳闷闷不乐,便知情况不好。“啥病啊?” 她小心翼翼地问。儿媳低声说:“尿毒症,还是晚期。” 王桂兰惊住了,眼泪忍不住滚落。她强打精神对儿媳说:“孩子我在家照顾,你安心治病,病不治可不行。” 说着,她走进里屋打开柜子,把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布包交到儿媳手里,那是她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。因儿媳每周要透析三次,为省路费很少回家,三个孩子常常很久见不到妈妈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儿媳这一治就是两年。今年年初,儿媳的病情加重了,一直在医院治疗,没回过家。三个孩子已经半年没见过妈妈了,想妈妈想得不行。王桂兰没什么文化,一辈子也没怎么出过远门,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医院看儿媳,唯一能让孩子和妈妈见面的方法就是视频。视频里,孩子们哭着说:“妈妈,你瘦了,我们好想你,你在医院好好治病,我们等你回家。” 妈妈脸色蜡黄,强挤出笑容,说:“宝贝们,听奶奶的话,妈妈很快就回家。” 挂断电话后,妈妈再也忍不住,哭了起来。就在视频前两个小时,她还昏死过去一次,她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,怕是撑不了多久了。图为涵涵妈妈没生病之前的照片。
这两年,王桂兰在家一边带三个孩子,一边种地、打零工。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早饭,接着下地干活,中午回家做饭,下午又出去打工,直到天黑才回。攒下的钱,都托人给儿媳捎去。可三个孩子上学要花钱,儿媳治病更要花钱,光靠她一个人实在撑不住。儿媳知道家里难处,有次在电话里说:“妈,我不能再拖累这个家了,不想治了。” 王桂兰一听就急了:“别胡说!你好好治病,家里的事别管!” 可挂了电话,她自己却躲在屋里掉泪。想起去世的儿子、住院的儿媳和三个可怜的孩子,她心里满是辛酸。
现在,王桂兰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。长期的劳累让她腰疼得越来越厉害,有时候疼得直不起腰,只能扶着墙慢慢走。脸色也越来越苍白,整个人看起来瘦骨嶙峋的。可她不敢停下来,她知道,她要是倒下了,这个家就真的完了。王桂兰在心里盘算着家里的积蓄。孩子下半年的学费,家里的生活费,还要给儿媳寄透析的费用,这钱根本不够啊。面对重重难题,她无依无靠,只能独自咬牙硬撑。原创作品,严禁任何形式转载,侵权必究。
发布于:安徽省晶顶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